讲师

黄永仁(Ooi Eng Jin)博士

考古学、早期佛教艺术、巴利文、梵文

黄永仁博士自2025年1月起担任国际佛教大学(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)佛学系讲师兼系主任,并出任白玉–钦哲佛教文献研究教席。加入国佛大之前,他曾担任泰国玛希隆大学宗教研究学院讲师。他亦曾在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。
黄永仁博士最初在马来西亚接受药剂学培训,并于2021年在玛希隆大学取得佛典研究博士学位。他的博士论文《〈弥兰陀问经〉的传承与暹罗本的比较研究》(The Transmission of the Milindapañha with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iamese Recensions),由Giuliano Giustarini、Peter Skilling和Kengo Harimoto共同指导,该论文荣获2022年钦哲基金会佛学研究杰出博士论文奖,以及同年度的玛希隆大学院长名单奖。
他的研究兴趣包括巴利文与梵文文本的文本批判与语言学研究、手稿文化、南亚及东南亚的早期佛教艺术与考古学。

Ven. Khenpo Chonyi Rangdrol

藏传佛教哲学

不丹人,Chonyi Rangdrol 堪布法师分别于2000年和2003年获得藏传佛教哲学学士和硕士学位。他在印度迈索尔的宁玛学院(Ngayur Nyingma Institute)完成上述课程后,于2003年开始在佐钦(Dzogchen)寺担任讲师。2004年至2005年,他在尼泊尔加德满都的桑耶纪念学院担任讲师,随后,他于2006年获得藏传佛教哲学博士学位。2006年至2007年期间,他在宁玛学院担任讲师兼总秘书。2008年至2021年期间,他在合艾的大智慧学苑(Mahapanya Vidayalai)担任讲师。自2021年底起,他在泰国国际佛教大学 (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) 担任讲师。

真禪法師博士

早期佛教;大乘佛教

真禪法師在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攻读人文学本科,并于中国香港大学修读佛学硕士。他于泰国国立武拉帕大学获得人力资源开发博士学位。自2006年,他在泰国国际佛教大学(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)服务。目前,他是国佛大的讲师。

朱晓宁博士

佛教哲学、禅宗

朱晓宁博士在中国南京师范大学获得英语文学学士,并在泰国国际佛教大学(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)获取佛学硕士和博士学位。主要研究兴趣包括佛教哲学、禅宗、诠释学以及古典汉语。他在国际佛教大学以英语和汉语教授多门课程,已有近20年的教学经验。

Kala Baran Chakma先生

英语

Kala Baran Chakma先生于2019年在印度Rashtrasant Tukadoji Maharaj Nagpur大学(RTMNU)获得文学学士学位。2021年,他在泰国国际佛教大学(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)完成佛教研究硕士学位。2022年,他加入位于泰国春武里省的帕农萨巴查努帕通政府高级中学,担任教师一年。任职期间教授英语交流课程,并为12年级的学生准备大学入学面试。从2021年起,他在国佛大学服务, 目前是国佛大讲师。

郎和平(法庆)博士

梵文、禅修理论、阿毗达摩

2001年,获加拿大卡尔加利大学佛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。毕业后,主要在槟城檀香佛学研究所任教。2003后,来泰国追随唯悟法师助其创办泰国国际佛教大学(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),后任图书馆信息技术部主任,并教授南传学生北传佛教,汉传学生南传佛教和梵文。现任研究生院系主任,主要研究方向是汉传早期禅修经论。

真醍法师博士

初期佛教、大乘佛教

真醍法师博士于1998年毕业于马来西亚国立大学,获得人类和社会学学士学位。她于2007年完成教育文凭课程。2015年,她在泰国国际佛教大学(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)获得佛学硕士学位,并于2024年在国际佛教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。
目前,她是泰国国际佛教大学讲师兼教务长。

真满法师

世界宗教,科学与佛教

真满法师荣获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宗教研究硕士学位。她目前担任国际佛教大学的客座讲师。她是周末班项目计划的协调员,以及国佛大慈善福利活动项目的要员。真满法师也获委派负责慈爱义诊(中医针灸)的服务计划。

慧明法师

汉传佛教

慧明法师1953年出生于台湾台南。他擅长以多种语言来阐述佛陀的教法。慧明法师在全球60多个国家传扬佛教思想。自1983年首次到访马来西亚,他至今已在马来西亚弘法超过30年。

Pages